无论自动化程度如何,
水转印设备的核心功能都围绕以下四大环节设计,每个环节直接影响转印效果:

1. 转印槽(核心工作区,图案与工件结合的 “舞台”)
核心作用:提供稳定的水面环境,承载水转印薄膜(图案载体),确保薄膜平铺无褶皱。
关键设计:
材质:304 不锈钢(耐腐蚀,避免活化剂、清洗水长期浸泡生锈,污染工件);
水位控制:内置液位传感器(水位波动≤5mm,水位过低会导致工件无法完全浸没,过高易溢出);
水循环系统:小型过滤装置(过滤水中杂质,避免颗粒附着在工件表面导致图案瑕疵)。
常见问题及解决:
水面有气泡:检查进水口是否有湍流(加装缓冲装置),或薄膜铺展时带入气泡(调整铺膜速度);
水温不稳定:更换温控器(精度需 ±1℃),或增加保温层(环境温差大时)。
2. 活化系统(让图案 “活化” 并具备粘性)
核心作用:通过活化剂(有机溶剂)溶解薄膜表面的 “水溶性胶层”,使图案层软化、活化,具备转移粘性。
设备类型:
手动喷枪:适合小工件,需人工控制喷雾范围(避免活化剂过多流入水中,污染水质);
自动雾化喷头:按工件尺寸预设喷雾区域(如圆形喷头对应圆形工件),雾化颗粒均匀(避免局部活化不足导致图案无法转移)。
关键参数:
活化剂浓度:按薄膜类型调整(通常 1:1 稀释,浓度过高会溶解图案,过低则活化不足);
喷雾距离:喷头距水面 20-30cm(过近易冲散薄膜,过远活化剂挥发过多)。
3. 浸印装置(图案转移到工件的 “执行端”)
核心作用:控制工件以预设角度、速度浸入水面,利用水的张力将活化后的图案 “吸附” 到工件表面。
关键设计:
工件夹具:根据工件形状定制(如曲面工件用弧形夹具,确保受力均匀),材质为耐腐塑料(避免生锈污染);
运动控制:半自动 / 全自动设备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升降和旋转(浸印速度 5-10cm/s,速度过快易产生气泡,过慢易导致图案拉伸)。
操作要点:
浸印角度:平面工件垂直浸入,曲面工件倾斜 30-45°(从边缘向中心逐步贴合,排出空气);
停留时间:工件完全浸没后停留 2-3 秒(确保图案充分贴合)。
4. 后处理设备(确保图案牢固、干净)
清洗单元:
作用: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薄膜基片(水溶性,可被水冲掉)和多余活化剂;
设备:高压喷淋装置(水压 0.2-0.3MPa,水流呈扇形,避免直冲图案导致脱落)。
烘干固化单元:
作用:通过加热使图案层与工件表面的附着力增强(避免后期脱落);
设备:热风循环烘箱(温度 80-120℃,时间 10-15 分钟,根据工件材质调整 —— 塑料工件温度≤80℃,避免变形)。